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

时间:2025-04-12 02:00:29阅读:163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最新资讯,推荐资讯
第1张图片
1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1张图片
第2张图片
2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2张图片
第3张图片
3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3张图片
第4张图片
4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4张图片
第5张图片
5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5张图片
第6张图片
6/6
明星扎堆拍短剧,是“掉价”还是“真香”?第6张图片

近年,短剧在影视圈爆火。

观众喜爱,张天爱、舒畅、刘晓庆等大明星也投身其中,李若彤主演的《午后玫瑰》上卫视后收视率超不少传统电视剧。

这不禁让人好奇,短剧有何魔力让明星纷纷涉足?



明星扎堆拍短剧,背后是影视行业的变革。

长剧拍摄周期长、投资大,资源被头部演员垄断,许多明星无戏可演或只能当配角。

短剧则成本低、拍摄快,一个月就能完成一部,给受市场 “冷落” 的演员带来新机遇。

如杨蓉因《二十九》翻红,新人许梦圆凭《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》人气大增,短剧为他们开辟了新发展路径。



短剧市场规模庞大,2024 年用户超 6.62 亿,市场规模达 504 亿,超过电影票房。

倪虹洁主演的《夫妻的春节》播放量破 5 亿。

短剧受众广泛,中老年群体也十分热衷,60 岁以上用户占新增观众的 20%,每日刷短剧超 2 小时且消费意愿强,像《闪婚老伴是豪门》充值金额达 3000 万。

对明星而言,短剧既能赚钱,又能涨粉、尝试新角色。

演员柯淳出演《好一个乖乖女》后,抖音粉丝涨至 400 万,片酬翻 10 倍,还收获综艺和时尚资源。

短剧流量与变现快,可带动直播带货和广告代言,为明星带来事业 “第二春”。



不过,明星拍短剧这事儿,争议也不小。

有人觉得这是“自降咖位”,毕竟传统影视圈一直有鄙视链——电影>长剧>短剧。

刘晓庆74岁了还去拍短剧,就被嘲“晚节不保”,但她直接回怼:

“短剧是未来,演员得跟上时代!”

其实换个角度看,明星下场反而是“降维打击”,他们的演技和经验能拉高短剧的质量。

盛一伦就说,短剧节奏快,要求演员更精准地表达情绪,而长剧练出来的功底正好派上用场。

李沐宸从《司藤》转战短剧后,不光自己火了,还带动整个制作升级,证明明星的加入对行业是好事。



更让人惊喜的是,短剧正在打破传统影视的条条框框。

以前觉得短剧就是“土味”“狗血”,但现在精品越来越多,比如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《家里家外》,甚至登上了省级卫视。

央视、湖南广电这些主流媒体也开始布局短剧,澎湃新闻还砸了6000万搞“百剧共创”计划,要三年内拍100部精品。

这说明啥?短剧不再是“low”的代名词,它的艺术价值正在被认可,甚至可能反过来影响长剧市场。



当然,短剧火爆的背后也有隐忧。

现在市面上很多短剧都是“霸道总裁”“逆袭打脸”的老套路,演员天天演掐脖子、锁喉的戏,自己都演到想吐。

同质化太严重,观众迟早会腻。

明星如果想靠短剧长远发展,就不能光图快钱,得挑好剧本、尝试新角色,比如《二十九》探讨女性困境,《钱少每天都在想身体在哪》玩转商战+奇幻,这类有深度的作品才能让人记住。

总之,短剧的崛起给了明星新机会,但它不是万能药。

拍好了,能像丞磊那样从短剧《虚颜》跳到郭敬明的《云之羽》;

拍烂了,可能消耗口碑,困在同质化陷阱里。



但无论如何,短剧已经证明了自己不是影视圈的“备胎”,而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势力。

未来的影视行业,很可能不再是长剧一家独大,而是长短结合、百花齐放。

对明星来说,与其纠结“咖位”,不如想想怎么在这波浪潮里站稳脚跟——

毕竟,观众爱看才是硬道理!


若本站收录的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侵权内容!

评论

  • 评论加载中...